>

媒体焦点

华润海丰电厂:亚洲首个多线程碳捕集测试平台的探索

发稿时间: 2018-04-27 来源: 中国能源报 【 字体:

 

沿着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东南海湾,可见一座美丽的“超低排放”滨海百万机组。这是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属华润电力独资兴建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是广东省“十二五”重点工程,是珠三角骨干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

近日,依托于华润海丰电厂1号机组建设的,世界第三、亚洲首个多线程碳捕集测试平台正式开工,标志着国家碳捕集示范工程步入重要的里程碑。藉此时机,424—25日,由中英(广东)CCUS 中心主办、华润电力和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家研讨会在穗隆重召开。

 

国家发改委、广东省发改委领导及国内外CCUS领域顶级专家出席,共享国际碳捕集技术发展成果,更基于华润海丰电厂碳捕集示范项目的推进历程、初步成效、技术创新方面,总结回顾了广东CCUS技术推广进程和有关经验。

据悉,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57%,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给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CCUS技术是目前唯一一项在继续允许使用化石燃料前提下,实现大规模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技术。而广东作为国家五个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早在2009年就全面开展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工作。 

华润海丰电厂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电厂面朝南海,为典型的滨海电厂。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具有足够的二氧化碳封存潜力,电厂距离最近的潜在离岸地质封存地点约120公里。华润海丰电厂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并且配备绿色岸电专用码头。其中,电厂1号和2号机组已于2015年投产。为了把华润海丰项目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环保标杆电厂,华润电力主动追加环保投资近2亿元,推迟投产3个月,在国家批复环保设计方案基础上,增加1层催化剂、加装湿式除尘器,成为广东省首台百万超低排放机组。

2013年,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与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部长Gregory Barker签署了《中国广东-英国低碳联合声明》及《低碳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广东省发改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中英(广东)CCUS中心、中国能建广东院、爱丁堡大学与华润电力共同签订了依托华润海丰电厂开展CCUS预留及CCUS示范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合作协议,明确华润海丰电厂作为广东省CCUS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开展CCUS可研工作。

为支持广东省国家低碳试点工作和全面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集团及华润电力全力支持华润海丰电厂积极参与广东省CCUS示范项目基地的推进工作。20171月,华润海丰电厂碳捕集测试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题并通过专家组评审;同年,912日,华润海丰与广东院和中英(广东)CCUS中心共同签署了《华润海丰电厂碳捕集测试平台项目技术服务合同》,项目进入工程实施阶段;2018115日,该平台项目正式开工,根据原定计划,项目一期将在2018年底建成,并将在2019年进行碳捕集技术测试与筛选,预计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达到20000吨水平。

华润海丰电厂自投产以来始终秉承华润电力“绿色能源润泽生活的绿色清洁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随着厂区分布式光伏、风电的并网发电,华润海丰电厂正式成为风、光、火一体化电厂,并被广东省环保厅命名为华润海丰绿色能源教育示范基地。目前,该平台已被广东省发改委列为广东省CCUS示范项目,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电厂#3#4号机组正在申请列入国家级CCUS示范项目。

作为一个有重大先试先行意义的CCUS示范项目,华润海丰电厂碳捕集测试平台示范项目获得了多方机构的支持,该平台建成后,将成为与美国国家碳捕集技术测试中心、挪威蒙斯塔技术中心并行的世界三大碳捕集技术中等规模试验基地。亚洲首个基于超超临界燃煤电厂的测试平台、国内首个多线程国际碳捕集技术测试平台,为未来技术放大、进行碳捕集技术验证和优化、实现多技术平行测试提供示范平台,对最新的CCUS技术工业化应用、验证和科学研究,推动广东省乃至全中国CCUS技术示范和应用、降低技术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该平台也有利于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示范和研发优化碳捕集技术、降低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的应用成本,也有利于广东省能源产业升级、开发先进技术、实现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同时,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广东省低碳环保、化工设计和装备制造产业,对广东省其他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生协同效应,对广东省低碳产业化进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中英(广东)CCUS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由于碳捕集需要超洁净的尾气,示范燃烧后碳捕集将带动与其相关的深度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烟气高效率冷却技术、创新型固体吸附技术以及二氧化碳解吸塔、吸收塔与二氧化碳多级压缩、纯化、脱水等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在二氧化碳利用方面,将有利于二氧化碳生物利用(如海藻养殖)、二氧化碳食品级利用和工业利用,以及二氧化碳提高海洋石油采收率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应用。